声明: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果里面对科学知识及科学发现的介绍与发表的文献不符,请以发表的文献为准。切勿将这里的故事,尤其是科学故事当真。
很久以前的中国有一个人名叫阿凡提。阿凡提本事非常大,大到能使他的名字成为智慧的象征,流芳百世。他都有什么本事呢?其实他除了忽悠以外,没有其它的本事。但是阿凡提忽悠的本事,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别人被他忽悠了还要帮他数钱呢。注意我这里没有用骗字,因为忽悠和骗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骗人,是通过隐瞒或歪曲事实,而令人相信不正确不真实的东西。高水平的忽悠是不需要刻意隐瞒歪曲任何事实的。阿凡提这样的忽悠高手即使说谎,被忽悠的人也会在明明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阿凡提借锅的故事。阿凡提从邻居家借了一口锅。过了两天,阿凡提还了一只小锅。邻居很奇怪,问锅怎么变小了。阿凡提说,哦,小锅是大锅生的孩子,如果邻居让他再多用几天大锅,还会生更多的孩子。邻居拿了小锅,很高兴,说没问题。又过了几天,阿凡提一脸悲痛地来和邻居说,大锅死了。邻居问,锅又不是活物,怎么会死呢?阿凡提说,怎么不是活物?前几天不是还给你们生了孩子吗?
用后来的某位伟人的话,阿凡提搞的是阳谋。这个故事不仅告诉我们阿凡提是个很成功的大忽悠,还告诉了我们被忽悠的先决条件不是傻,不是信息不足,而是贪小便宜。当今世界上,贪小便宜的人远远多于不贪小便宜的人。这是今天的忽悠大师成就能够远远高于古代阿凡提的先决条件。要讲今天的忽悠大师,必须先讲一个叫方舟子的奇人。不不,方舟子可不是什么忽悠大师。实际上他和忽悠大师一点关系都扯不上。嗯,至少被方舟子盯上的都是因为大师犯了非大师级的错误,被逮住了。方舟子是专门打假的,就是专门揭穿骗子的谎话的。换句话说,如果某人通过隐瞒或歪曲事实,伪造科研结果,或伪造其它证据来行骗,那么就会有方舟子来揭发来打他的假。被方舟子揭穿的骗子已经数以百计。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也几乎变成了打假专业站。但是,今天的忽悠大师们,几乎没有被方舟子的新语丝打过。水木园里的生物大师也许是唯一的例外,那还是因为他不小心犯了骗子级的错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真正的忽悠大师从来不真正的骗人。这篇小说就是虚构的讲忽悠大师如何能成功的故事。
自旋,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的旋转。在物理上,自旋不是指陀螺那样的转动,而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内秉性质。这种内秉性质,从我们看来,就好象粒子自己在旋转似的,虽然从来没有人能真正看到粒子的旋转。基本粒子自旋给我们最大的用处,就是磁性材料。磁性材料里的磁性主要是由电子的自旋造成的。以前,如果有人问固体物理给人类的重要贡献都有什么,答案肯定包括超导和半导体。今天,这个答案还要包括巨磁阻效应。1988年发现的巨磁阻效应,开创了自旋电子学这个崭新的领域。这个发现同时也是纳米技术的先驱。巨磁阻效应不仅使得高密度电脑硬盘成为可能,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电子工业的变革。据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说明,现在的 ipod就归功于二十年前的这一大发现。自旋电子学起飞的二十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从进入科学界到上升为科学界主导的过程。很妙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居然能在自旋电子学这个有很强应用性的领域,搞出了类似宇宙学中的弦论那样无法证伪的东西,而且令全球科学家都狠命地跟了一回风。中国也因此出了不少《自然》《科学》。最妙的是,这帮人最后还能把自己都洗白了,摇身一变都成了好人,叫人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和那些骗人的下三滥手段相比,这忽悠才叫真正的高明呢。
故事要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招新教授讲起。这一次有几个申请人确实不错。在面试了这几人之后,系里的教授开会要作最后决定。排在名单上第一位的是一个中国人,在密西西比大学已经做了三年助理教授,有非常出色的发表文章记录,教学评价也是优异,也已经有了两笔自然基金会和能源部的基金,这次是直接申请拿终身副教授位置。本来面试的反应也是十分好,按说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会开了半天,居然大家仍然做不了决定。讨论来讨论去,系里唯一的一位女教授维莉不耐烦了,大声问道,"到底你们在担心什么?别遮遮掩掩了,说出来啊!"会场一片安静。过了好一会儿,一位老教授终于开口了,"你知道她已经怀孕了。我们担心的是对她来说究竟科学重要还是家庭重要。"维莉瞪起了眼睛,问道,"你会对一个男人问这个问题吗?"老教授回答说,"当然了,这跟她是男是女没有任何关系。"维莉气极了,问道,"你面试的时候问她这个问题了没有?"老教授说,"我没机会问。"维莉说,"既然你没问,那你现在才提这个问题,就是不公平。"这时系主任插话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在密西西比待得好好的,为什么才几年就要换地方。好象她在本系也要求提前提职。我担心她来了以后也会是个麻烦(trouble maker)。"维莉提高了声音,问,"如果工作做得好,要求提前提职有什么不对?如果是个男的,你会认为他是麻烦吗?"系主任皱眉道,"维莉,请你注意些,不要什么事情都要扯到男女上去。我们当初雇你的时候,可没考虑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我们只是就事论事。"维莉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系主任又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再发言,就说,"那我们考虑下一个申请人。这个应该能让维莉高兴,名单上的第二名还是女的。"维莉奇怪道,"不是曹卫东吗?怎么变成了女的?"系主任笑笑说,"曹现在排在第三名。我们认为应该优先考虑罗伯特的夫人。"维莉问,"为什么?"系主任说,"首先,玛丽她自己的工作就不错。更重要的是,她的先生是化工系今年要重点招进的人才。如果我们和化工系做成这项交易,那么下次我们需要解决两体问题的时候,化工系也会帮一把的。"维莉立刻表示了反对,说,"她一共才有四篇文章。刚才那位有四十篇。你们还有没有一个标准?"系主任说,"标准当然有。这两个人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刚才那位考虑的是已经终身的副教授,而这位是助理教授。不能相比的。"维莉反驳说,"这位给我做博士后都不够格。"系主任说,"你的标准当然高了。我们这也是提拔科学里的妇女嘛。"维莉腾地站了起来,盯着系主任说,"Fuck you old bastard! Fuck women in science!"("操你老混蛋!操科学里的妇女!")有人显然听出了话里的歧义,嘿嘿笑了起来。维莉转过头,眼睛一瞪,那笑声嘎然而止。
这时有人出来支持维莉了,说,"我同意维莉。这一位离我们平常雇的助理教授的标准确实差太远了。不如我们给她另外安排一个科学家的职位。"马上好几个人附和。风向说转就转,很快大家对如何安排这位罗伯特的夫人达成了共识。
1999年,曹卫东凭着他出色的文章发表记录被聘到著名的西北大学做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