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夜以继日地干了两天,这天晚上在家里继续干的时候终于有了眉目。因为他以前做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这些核苷酸分子的软弱性印象深刻。他决心要从计算结果中找出不依赖于这些分子排列角度的普遍规律来。通过不断地组合这些结果,他发现算出的电导是电极和分子之间空隙的单调函数。于是他把所有不同核苷酸分子在不同角度下的零偏压电导数值都放在一起,作为电极分子空隙的函数画了出来。当他把纵轴变成对数时,所有的数据点齐刷刷地排到了同一条直线上。王永跳了起来,大叫一声,椅子也被他推倒了。王妻跑过来,说你干什么呢,没摔着吧?王永笑说我坐着怎么会摔着呢。接着狠狠亲了妻子一口,然后一把抱起妻子,冲向了卧室。
次日一早,王永把图打出来,兴冲冲地来到罗马尼亚老头的办公室。罗马尼亚老头还没来。王永在楼道里来回走着,脑子里把要说的话理顺。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罗马尼亚老头在楼梯口和别人说话的声音。王永按捺住自己,等罗马尼亚老头走过来。罗马尼亚老头看到他,笑道,"有什么好消息?我看你好象把问题解决了。"王永得意地把图举起来,说,"看吧。"罗马尼亚老头问,"这画的是什么?"王永说,"所有的数据全在这条直线上。纵轴是电导的对数,横轴是电极和核苷酸分子之间的空隙。"罗马尼亚老头说,"美,太美了!你是我们的毕加索,贝多芬。我要向你的杰作膜拜。"王永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两人进了罗马尼亚老头的办公室。罗马尼亚老头问道,"你说这个结果是什么意思?"王永不加思索地回答,"电导跟分子里的电子结构无关,纯粹是几何形状的函数。"罗马尼亚老头接下去,"也就是说,电阻测量无法测出核苷酸的内秉性质,而只能知道它的大小。"王永纠正说,"连大小都无法知道。因为角度一变,结果就变了。只能知道它离电极多远。"罗马尼亚老头点头道,"对。而离电极多远是毫无用处的信息。与电极之间的距离,跟核苷酸的电子结构,或甚至它的大小,都没有什么关联。"王永接道,"所以我们可以宣布电阻测量法的死刑了。"罗马尼亚老头伸出手,和王永握起手来,一边握手一边说,"祝贺你,你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罗马尼亚老头又盯着图看了起来,良久没有说话。王永心里有些忐忑,问,"还有问题吗?"罗马尼亚老头问道,"这条线的斜率是多少?"王永说,"不知道,但很容易算出来。"他立刻登录自己的机器上,打开数据,查看拟合直线的参数。王永写下了斜率,罗马尼亚老头拿一张纸算了起来。几分钟后,罗马尼亚老头笑了起来。他说,"势垒高度五电子伏,正好是金电极的功函数。不会是巧合。这个图是对的。"两个人非常默契地开始组织文章所需要的材料。吃了午饭后,两人为写文章分了工。下班的时候,谁也没挪窝。直到初稿完成之后,王永才慌慌张张地跑出去,开车回家。晚上在家里开机看到罗马尼亚老头寄来的初稿,王永立刻转发给章老师报喜。
章老师看到这篇初稿,发现自己的名字不在上面,立刻向所有人发了邮件。章老师强调这个项目他是主持人,任何文章都必须经他手才能发出去。同时也必须将他列为通讯作者。罗马尼亚老头回了一个很诙谐的信。他说,这篇文章的结论和你所坚信的完全相反,你难道要在科学杂志上自己辩论自己吗?章罗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蛇剑在电邮上斗了个不亦乐乎。罗马尼亚老头丝毫不退让,坚决不肯把章老师加进共同作者名单。第二天,章老师先去找罗马尼亚老头,对他说如果他坚持这样做,那么王永博士后的经费就会被立即停止。罗马尼亚老头对此不屑一置,说博士后不是你想解雇就能解雇的,还有个程序手续呢。再说,你解雇自己的博士后,哪能威胁到我啊。章老师没法,回到自己办公室后,把王永叫去,要求王永自己退出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