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帝王可以根据两个标准分为四类:能君与昏君,仁君与暴君。这是极端而言的,当然还有一大堆不能不昏,不仁不暴的庸君,不过正因为平庸,所以忽略不计。朱元璋无疑是能君,而且是一大能君(毛皇帝惺惺惜惺惺,评曰:“自古能君无出朱元璋者。”),精明之至,能干之至,历代皇帝几乎无出其右者,其用兵、执政均可与另一大能君唐太宗相比,而且自始至终(唐太宗晚年有些糊涂了)。但是他同时又是暴君:阴险刻毒,嗜杀成性,岂比得上唐太宗的仁厚?二千年间,数不清的皇帝里头,也就只有唐太宗算得上是既能且仁的明君,这真是中国人的不幸。(毛皇帝是半个能君,半个暴君,比他的老师差了一截,乃时代使然,并非他没那个能耐。)
朱元璋是所有帝王中出身最卑微的。历史上靠农民造反起家的皇帝很有几个,例如刘邦,但从没有人像他如此赤贫,自小在死亡线上挣扎(刘邦大小还算是个官——亭长),真正是苦大仇深。可是他一当上皇帝,并未因此对其出身阶级——农民有更多的同情、体谅,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他们进行压榨。这个卑微的出身导致了两大后果:
一、是猜忌,由自卑而导致的变态的自尊,因此变态地轻蔑知识分子,时时怀疑他们对自己是否有嘲弄、轻视的倾向,因此就大兴文字狱(朱是文字狱的始作俑者),对他们大肆折磨,逼他们做官(做官还要逼,是洪武年间的怪事),再随意杀掉,解晋曾形容为“取之尽缁珠,用之如泥沙”。朱元璋可能不是杀百姓最多的皇帝,却肯定是杀官最多的帝王。这种对知识分子又敬又忌,又爱又恨的双重态度,我们同样可以在同样出身卑微的毛皇帝身上见到。
二、是认为天下人都有“彼可取而代之”的野心(他一个皇觉寺的小和尚都当了皇帝,何况我!),因此时时提防皇权的被篡夺。如何使朱家坐稳天下,是他执政的出发点。当然所有的皇帝都挖空心思要“世世以至万世而为君”,但从未像朱元章这样明目张胆乃至于走火入魔:取缔宰相、大都督是为此,滥杀功臣是为此,对百姓的种种空前的限制(连申、路引、知丁等等)更是为此。
最后举个文字狱的例子,看看朱元璋变态到什么程度。杭州一教授(学官)进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朱读了,大怒:“‘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是指我是秃子。‘则’音近贼,骂我作过贼。”立刻命人抓来杀了。他把贺表中的“则”统统读作贼,为此不知杀了多少读书人。